第七百一十二章 定下来了
书迷正在阅读:王冠:玫瑰与征服、控制 (futa)、與熟美岳母的yin亂日記~【繁】、极度勾引(高H 1V2)、我生君已老(穿越 1V1高H)、似爱而非、冷炙、久别不如别重逢1v1、我的万花筒瞳术是深蓝加点、开盲盒进入情欲世界被治愈(NPH)
在孙交和很多朝臣看来,需要拉锯很久的内三关总督之事,在一次朝议后基本便确定下来。 唐寅作为内三关总督,领右金都御史兼工部郎中衔,提调内三关军务、粮草辎重、防备等事宜,等于是官升一级,与他同去的则是怀柔伯施瓒和太监张永。 事情虽然还没完全定下来,但基本就是一道诏书的事,因为谁都看出来,杨廷和同意并间接促成了这件事。 唐寅最是风光。 入朝才一年多时间,便已从正九品的广积库大使,跳升到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,外放后更是做了正四品的右金都御史,等于说现在唐寅已经具备了跳升六部侍郎的资格。 但这并不是定数,其实唐寅若再晋升,还是留在京城当京官的话,在晋升侍郎之前,还可以被放到五寺少卿等位置。 无论如何,唐寅的晋升都好像坐了火箭,是别人羡慕不得的。 ...... .......... 京城的斗法还在继续中。 杨廷和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瓦解小皇帝的势力,此时朱浩和余承勋两人都不在京城,怎么看这件事也跟他们毫无关联。 事情基本确定后,杨廷和便着手安排调动京营人马。 此事本来不由他负责,他这么上心的主要目的,是把京营的军权逐渐掌控过来。 若是在此番调兵中,内阁能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,就算名义上京营还是不归内阁管辖,但以后内阁要安排什么人进去,或是勋贵想提督京营,不都要看内阁的面子? 但在这之前,杨廷和要见见张永。 见内官,这是有忌讳的,杨廷和很清楚这一点。 当初把陆完和王琼二人拉下马的时候,他们罪名中不都有一个「交结内官「的罪名?尤其以王琼为甚,其实王琼除了跟内官有较多接触外,根本找不到什么真正的贪赃枉法的证据,很多所谓的证据都是在王琼倒台后给他硬加上的。 做官到了王琼这级别,不用刻意贪赃枉法,想要银子都会有,背后有大批势力为其所用。 所谓贪污受贿等罪名,多数是说给百姓和中下层官员听的,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,其实谁都知道王琼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若是朱厚照健在,要在朝中展开一场政治清洗,那么去年就是王琼出面主持大局…… 估计现在倒台的就是「罪大恶极」的杨廷和,而王琼也会成为护国功臣。 成王败寇。 杨廷和见张永的名头,是让其作为跟张太后联络的引线,着其先去拜见张太后,再以张太后的名义给他传懿旨。 杨廷和不是傻子。 张永现在已经倒台,屁都不是,突然被启用,自然会心向皇帝,要想让张永明白自己去西北的任务,必须要有个人「点醒」他,那就是张太后。 杨廷和让张永直接听命于自己? 理想很丰满,但现实是……办不到。 监军太监别说听命于内阁首辅,就算是私下里有信件往来都是犯大忌讳的,杨廷和现在位高权重,自然也怕被人抓住小辫子,虽然他知道就算真是这样,小皇帝也奈何他不得。 等张永来的时候,已是第二天下午。 张永刚去宫里见过张太后,见到杨廷和时,满脸的沧桑和落寞,没有了当初身为大明护国太监时的风光。 张永最风光的时候,大明军政体系一半人都是他的门生故旧,他的弟弟张富封泰安伯,另一个弟弟张容封安定伯,风头无二,就连当初最得宠的张锐、张忠等三张太监,见了他都没脾气。 这才一年多时间,对张永来说,就好像过了一个世纪,早就 是人走茶凉了。 「……杨阁老,太后娘娘吩咐,说是内三关总督,应该换一名勋贵,不如,让寿宁侯或是建昌侯中一人前去。」 张永见到杨廷和后,先转达了张太后的意思。 张太后听说儿子要设置内三关的总督,还要派个勋臣过去,一想,我那俩弟弟因为这两年械斗之事正郁郁不得志,不如让他们去立个军功? 若是去三边或者宣大,张太后肯定不会打让弟弟领兵的主意,就在于内三关背靠京城,若内三关真有危险,直接把两个弟弟召回京城就行。 这是一个「进可让他人攻、退可自己扯乎溜之大吉」的职位。 杨廷和自然理解为何张太后会提到这一点,他道:「西北局势混乱,只怕会有危险。」 不能明言拒绝,毕竟杨廷和现在需要跟张太后保持良好关系。 张永道:「若真是两位国舅之中一人随军的话,在调遣方面,或是……呃……」 张永没说得太明白。 但其实间接在提醒杨廷和。 虽然我张永可以听命于你,但今非昔比,军中没什么号召力,若是唐寅跟怀柔伯施瓒连成一线,那我张永去了也是个摆设,还不如让张家一个混世魔王去,有个专门搅浑水的,那内三关绝对热闹,唐寅的命令恐怕走不出他的府宅。 「嗯!?」 杨廷和琢磨了一下,张永这建议很贴心啊。 非常有针对性。 但这种关键时候,让怀柔伯去尚情有可原,别人觉得你杨廷和是为国为民,若是直接派张家兄弟中的任意一个去,是个人都知道你杨廷和是故意给新皇找麻烦了。 这是正常人应该推举的人选吗? 张家兄弟? 他们连械斗都打不赢,还想让他们指挥调度兵马跟鞑鞋人交战?大明已无人可用到这种境地了吗? 杨廷和思虑后道:「此提议,应当由张公公来提。」 「这……不好吧?」 张永当即表示回绝。 我被启用充任监军太监,已经是邀天之幸,你居然让我提议随军勋臣?这是让人觉得,我跟那勋臣是一伙的,去给新皇找麻烦?那新皇不把我宰了才怪。 杨廷和道:「这样吧,我会再找人上疏提议。不过只派一名外戚前去不可,在人选方面还要再斟酌……」 张永笑道:「那就不如,让陛下那边也派一名外戚前往?」 「啊!?」 杨廷和又稍加琢磨。 派张家兄弟中一人去不可,再派一人,总不会是张家兄弟俩一起上吧?既然是皇帝派一名外戚,邵家的人不可能,好像只有刚被封为玉田伯,到现在毫无作为的蒋轮比较合适。 「再说吧。」 杨廷和摆摆手道。 ......... ...... 经过一番运作。 最终事情定了下来。 唐寅、张永、张延龄和蒋轮,组成内三关「四巨头「,不知不觉施瓒就被踢出局了。 四人的分工本来还算明确,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,他们分属三个派系,还有个专门捣乱的张延龄,去了内关驻地一定很热闹。 名义上,领兵之人是张延龄。 别看张延龄不着调,但人家有五军都督府的差事,让勋臣去的目的,就是做统兵大将,负责率领京营「援军」,而蒋轮则作为张延龄的「副帅」。 唐寅以文职任主官,张永负责监军。 队伍很齐整,但还没出发,就让人觉得这支队伍危机重重。 京营 调拨人马五千。 也不算精锐,其中还有神机营的一千人马,其中真正能派上用场的骑兵也就一干多的样子,加上征调运送军械物资的两干多名民夫,整个队伍有七千多人。 时间比较紧张,必须要在三天内赶到居庸关。 若单纯赶路的话,从京城到居庸关不过一百里的样子,三天根本用不上,但涉及行军以及附带军粮物资等,时间还是挺紧张的,大军行进速度不会太快,若是中途遇到鞑人袭扰……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,因为鞑人还被阻绝在内三关外呢。 但若是鞑人真来了,那这支队伍很容易「全军覆没」。 或许鞑人听说这件事,就挑那人迹罕至的小道,绕过内三关防御,派兵来奇袭呢? 唐寅临出发前,甚至没正式入宫拜见朱四,没有面授机宜的环节,唐寅跟蒋轮一起出征,倒是多了一点信心,但更多还是目前仍在南京的朱浩带给他的。 「……伯虎兄,朱先生不都说了吗?咱就放心去,一点都不用发愁!敌人来了咱就守着,敌人跑了咱还是守着,混个军功就行。」 蒋轮倒是看得很开。 此时二人已经出了京城北门,尚未跟京营人马汇合,唐寅身边只跟着不多的锦衣卫贴身保护。 这会儿京城周边官道虽未戒严,但已少有车马往来,京畿局势正一步步收紧。 「敬道还跟你说过什么?」 唐寅很生气。 有些事他居然不知道。 但朱浩却提前算出蒋轮会跟他去西北? 蒋轮笑道:「小先生没说什么,他只说,可能会让我去西北领兵,说就是混个军功,没别的意思,若真是遇到什么大战的话,内三关防御足以保证我们的安稳。哦对了,小先生还说,咱在西山守煤矿的队伍中,有一些好手,可以带上一起去居庸关,关键时候或许能派上用场。」 「好手!?」 唐寅又在皱眉。 他很想说,我之前去过西山很多次,有时候在西山一住就是经月,怎不知有什么好手?手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经得住你夸?比得上三边之地的边军精锐么? 蒋轮神秘兮兮道:「不是听说,西山铸了不少的炮么?还有火铳什么的……小先生说的应该是那个吧?」 wap. /79/79019/28907056.html